紫外灯检测器是基于溶质分子吸收紫外光的原理设计的检测器,其工作原理是Lambert-Beer定律,即当一束单色光透过流动池时,若流动相不吸收光,则吸收度A与吸光组分的浓度C和流动池的光径长度L成正比。
紫外灯检测器的技术指标:
波长范围
定义:能保证使用时S/N≥2的长波到短波的区间叫波长范围。它直接影响仪器的使用范围。
测试方法:用Hg灯(GGQ80,去壳)的一、二级光谱测试;开机预热30min后,从长波向短波扫描,找出S/N≥2的范围即是波长范围(根据国际上通用的S/N≥2的标准来判断)。紫外区的波长下限也可以用As灯(193.7nm)来检测(判断根据也是S/N≥2)。
波长准确度
定义:实际测量波长的值(真值)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叫波长准确度。波长不准会直接影响分析误差。
测试方法:用汞灯的253.7nm和氘灯的656.1nm测试,每灯各实测5次,用各次实际测试波长值与理论值之差中的最大值表示波长准确度。但数字前要加“±”符号(我国计量检定规程)。也可对5次实际测量波长值取均值,用均值与理论值(汞灯的253.7nm和氘灯的656.1nm)之差来表示波长准确度(据美国NBS和ASTM标准判断)。
波长重复性
定义:多次波长测量值中的最大值、最小值之差就叫波长重复性。它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。
测试方法:用汞灯的253.7rim或氘灯的656.1rim测试[21;实测5次,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是波长重复性(据美国NBS和ASTM标准判断)。
光谱带宽
定义:单色仪出射狭缝谱面上单位长度上的光谱数叫光谱带宽。
测试方法:用“谱线轮廓法测试,检测氘灯的特征线656.1nm(或汞灯的特征线253.7nm、546.1nm)。每灯各实测3次,取均值即是(美国NBS标准)。